新闻资讯/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史故事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32)丨资江机器厂:大山里腾飞的军工传奇

——湖南国企100个党史红色故事展播

发布时间:2021-11-08

 

  如今,你作为游客走进益阳安化马路口镇山区,本想一访安化云台山的美景,却不经意闯入一处建成于上世纪的老厂区。怀揣着好奇的你步入其间,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入目是丛生的杂草以及斑驳的砖瓦房。幸运的话,也许会偶遇某位故地重游的老人,他自称是“老资江”“兵器人”,热情地跟你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这里是生产区,那些是宿舍楼。直到这时,你才恍然,原来藏匿在这深山之中的,竟是湖南著名的三线兵工厂——资江机器厂(国营9656厂)。


资江机器厂原厂区,尹志军摄于2020年

  资江机器厂,是现今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的湖南兵器资江机器有限公司(下称“资江机”)的前身,该公司当前隶属湘科集团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一家集科研与生产大口径轻武器为主的省属军工大型二类企业。

  作为国家第三次军品生产能力调整确定的保留单位,资江机是为数不多至今仍然存续的“小三线”军工企业。不止于此,这家企业目前仍在我国轻武器装备领域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资江机怎样在深山之中艰苦创业?它又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突破轻武器领域的世界难题?作为“小三线”军工厂里的“常青树”,它靠着怎样的精神屹立至今?这一切,都要从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运动”说起。


安化老厂区


“火线”建厂:

“要让毛主席睡个安稳觉”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对于刚陷入十年文革泥沼的中国而言,当时的国际环境危机四伏。那时候,冷战两大阵营的头牌美、苏对中国都施以战略敌对态度。

  当时中国的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或东三省,是边防海防的一线地区,一开战便很可能被集中摧毁。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决定,中止原来“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从1964年起加紧进行战备工作,在云、贵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

  彼时中央下达湖南的“小三线”(一线二线地区下辖的工业迁移或新建区)建设任务之一,就是筹建一个“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厂。1965年,第五机械工业部和湖南省委将此任务交给当时由湘西迁至湘潭市的627厂(江麓机械厂),由该厂先抽调18名干部负责筹建准备工作,根据中央提出的“靠山、隐蔽、分散”六字方针,最终厂址就选定在了安化县马路口镇云台山下。

  厂址确定后呈报中南局批准,该工厂的厂名经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和湖南省委认定批复,第一厂名为国营9656厂;第二厂名为湖南省资江机器厂。这也是特有的时代印记——因属于国家机密,所有涉及军工的所、厂等都没有具体单位名称,只有一串四位数字的简称,类似于一个信箱号,因此此类机构被形象地称为信箱单位。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开工任务一下达,来自四川、湖北、上海、包头等六省十大城市的有志青年放弃了城市优越安定的生活,从此钻进了深山,“9656”成为了这一批人青春的代号。

  资江机器厂原副厂长黄雨秋便是在建厂的1965年进入资江机的。据他回忆,当时战备氛围十分紧迫,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当时毛主席时不时会沉吟道:“后方(三线)没建得好,我睡不着觉。”在这样的背景下,尚处建设阶段的资江机便立下了“要在一年内打响产品,要为1966年‘七一’献礼”的目标。

  在这个僻远的深山之地,一年之内要完成目标,就只能同时进行建设与生产。“产品不拿出来,工人们就不离开车间。”当时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黄雨秋依旧记忆犹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艰难的生活条件。由于资江机老厂区地处山区,物资保障极其困难,很多时候职工只能吃上红薯粉充饥,即便在如此困苦的环境里,也听不到他们只言片语的抱怨,大家只是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最紧张的时候,党委书记下车间、政治部主任下食堂、职工干通宵,全厂上下一心,在党委的领导下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1966年7月1日,寂静的云台山响起了清脆的枪声,那是“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试射的声响,枪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未曾散去。参与了老厂筹建、后来担任了厂长的杜金声在多年后的回忆文章中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这声音是我们资江三线职工向党的报告,为党的‘七一’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从此,也给巍峨的云台山增添了一个新音符。”


“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创新基因

“三结合”铸就国际首创

  “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成功投产,意味着资江机在大山沟里扎下了根。如果故事只说到这里,那它便与大多数如今只见闻于历史讲述中的“小三线”军工企业别无二致。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资江机从一众地方军工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一直展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资江机器厂原厂长余伏生看来,是那一代资江兵器人对科研的重视。

  在最初的几年里,资江机主要生产的“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是一款仿制前苏联德什卡M36/46式的高射机枪。该武器于1946年经国内改进、1954年生产定型后,曾大量装备我军部队。

  该枪体积、重量大,且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在生产中便让工人吃够了苦头,部队战士在实际使用中也反映武器的机动性能差,故障率高,在占领和转移阵地时不便使用,容易导致贻误战机。

  上世纪70年代,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下称“五机部”)及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曾多次下文,决心自行设计一款重量轻、性能好,且结构简单、适合于人扛马驮的新型12.7毫米高射机枪。

  资江机党委闻令而动,在1972年3月成立了由1名领导干部,1名技术员以及6名工人组成的科研小组。如此配备并非机缘巧合,这正是“鞍钢宪法”中所要求的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的先进制度。

  科研小组中不同角色的作用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余伏生介绍,当时革委会十分关注厂里的科研工作,指派的副厂长为科研小组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在极为窘迫的条件下,依旧为小组分配一间变电房作为工作场所,厂里还为小组成员配备了当时堪称先进水准的绘图仪。

  科研组里的这名技术员更不简单。他叫朱德林,后来进入了20世纪世界百名知名兵器设计师之列,有人甚至将他与美国的尤金·M·斯纳通、苏联的米哈伊尔·T·卡拉斯尼柯夫这两位传奇式的武器设计大师并称为世界轻武器研究领域的“三巨头”。

  朱德林在科研小组成立的两年多以前,因公开质疑苏制高射机枪设计上的不足,被打成了“反动技术权威”,遭到了数月的关押。从混乱中恢复的厂党组织将朱德林从劳动下放中召回,邀请他加入了科研小组。


朱德林(中)与同事在一起

  在经历了动荡岁月之后,“重视科研”这种如今看来稀疏平常的认知尚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也正是它,指引着资江机在技术的厚积中,迎来了创新成果的薄发。

  经过多次实验探索,科研小组的工人师傅刘国良提议,是否能使用导气管替代“54式”的活塞筒,把枪支射击所消耗能量的部分气体引入机体气室,吹击机体并带动机头一起后坐完成开锁、抽壳、抛壳动作……这个由工人经验所带来的灵光一现击中了朱德林,这正是他日思夜想的那个完美结构!他迅速将这一创想变为了精细的设计图纸。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伟大创举:替换了活塞管解决了“54式”高射机枪高故障率的问题,并且改造后的“强制闭锁、滑动开锁”环节也简化了原枪复杂的枪支结构。在那一时刻,也许连当事者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不经意间发明了世界上一种最新的高射机枪自动原理——“气吹式“导气原理。这一国际首创让他们最终摘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这也是国内轻武器领域首次捧回此项大奖。

  1977年12月,新枪经国家轻武器定型委员会讨论通过,国家一级定型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1977年12.7毫米高射机枪”,也就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77式”。这种枪,全枪重只有57公斤,且配备有夜视装置,在晚上也能射击,精度高,射速快,捕捉目标迅速、容易,相比“54式”极具优越性。


“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一种对付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运兵车的新枪就这样诞生了。资江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将过去对我国武器装备里“轻武器不轻”的评判彻底翻篇,为我国大口径枪赢得了新的生命。1978年,《解放军报》以《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为题,将资江机以及“77式”诞生前后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个隐匿于湘中山区里的“小三线”军工厂,终于携着傲人的成绩第一次亮相在了公众视野当中,此时距离资江机建厂已过去了13年。


十一次循环研制:

“徒弟战胜了师傅”

  随着战术战法与科研手段的不断进步,为了适应现代战争,轻武器的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具有更大杀伤力、更快射速、更轻的全枪重量以及更低的故障率成为了所有兵器厂家趋之若鹜的目标。

  事实上,就在“77式”问世不久,全国所有高射机枪生产厂家即将其作为赶超目标,一场悄无声息的竞争便由此拉开了帷幕。这其中,就包括了四川著名的216厂。

  虽然同为“三线建设”时期的产物,216厂(“大三线”军工厂)与资江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起点。216厂是在重庆原长安机器厂(456厂)的一条“54式”12.7毫米的高射机枪生产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生产高射机枪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资江机当年建厂伊始,就有许多技术人员还曾被短暂派往456厂培训。这么说来,两者还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师徒关系。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江机全体职工自然不敢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早在“77式”定型投产的同时,该厂便开始从减轻枪重方面着手对新一代高射机枪展开研制。

  近6年里,新武器经历了十一次循环研制。翻开资江机厂厂志对此过程的描述,冷静得像是旁观他人的故事。这里摘取厂志中对靶场试验的一段描写:“1984年7月至8月,在三十一基地进行补充设计定型试验......100米70%密集界未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试验结论:‘暂不能设计定型投产。”

  摘录中的这段描述发生在正式选型前不到一年的日子,此时我们已无法想象,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暂不能设计定型投产”背后又激起了参与研制者怎样的心理涟漪。


资江机老厂大门

  1985年,来自于资江机与216厂的两款新型12.7毫米高射机枪都通过了设计定型,可是部队列装却只能选用一个厂的产品。于是国家决定,当年4月,在四川西昌举行一次选型试验,由部队对两种枪进行优中选优,选中的枪将列装部队。

  余伏生作为记录员参与了那场被载入厂史的“西昌选型”。据他回忆,选型前的空气紧张得令人窒息。那时216厂的新枪起步更早、研制时间更长,更令他焦虑的是,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参加选型的评委受部委、院校委托,说有领导交代要对“大三线”产品给予倾向性的意见。似乎一切有利的形势都向着216厂的方向倾斜。

  可事情却戏剧化地朝着反方向发展。说是戏剧化,其实也并不妥当,因为事实是,经过部队战士们半个月的比射,资江机的枪越打越好,部队的指导员们为拥有如此优秀的枪械而兴奋异常;在技术论证环节,评委们从技术层面对资江机的新枪进行了高度肯定。

  资江机的新枪重量由56.5kg减到了39kg,虽然重量减轻,但枪支表现却得到了升级,交出了千分之一的故障率,理论射速也比216厂的产品高出了100发/分钟。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切纸面上的优势都烟消云散了,选型的结果是10:2,资江机以绝对优势选型获胜。

  “这就像徒弟战胜了师傅,那时的喜悦无以言表。”等到选型结果已是深夜两点多,余伏生却仍然记得当时的兴奋之情。

  1985年11月16日,国家轻定委转发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同意两种新12.7毫米高射机枪设计定型》的批复,批准设计定型。并将资江机研制的新轻型12.7高射机枪正式命名为1985年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即著名的“85式”,资江机成为了唯一列装部队的“85式”生产厂。


“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出山之后:

于空白处续写传奇

  历史长河中的两个历史性时刻有时表现得就像环绕在山谷间的回声。就在资江机迎来建厂二十周年之际,它所面对的环境又变得十分微妙。八十年代中后期,笼罩在全世界国家头顶的冷战阴云正逐渐散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对国际局势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总基调的判断。随之而来的,便是震惊全球的“百万大裁军”,军费开支的大量压缩,大量军工企业面临裁并,“小三线”军工首当其冲。

  1984年初,国务院成立三线调整改造办公室,负责全国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工作。

  市场化的冲击波也波及到了深山之中的资江机,不过较之绝大多数的“小三线”军工厂,手握自主研发优质产品的资江机显得如此的非典型——数据表明,1982年,仅“77式”一款产品的销售额便为资江机创造了469.97万元的上交利润。彼时,国务院三线调整办主任鲁大东来到安化的资江机老厂考察时不禁感慨道:“资江机的产品这么好,进山这么深,应该搬迁出来!”

  最终,经过五年的筹资与搬迁建设,资江机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了益阳市赫山区。五年里的建设与自筹巨额资金的苦难且按下不表,资江机持续且优异的科研能力与优质的产品,是其作为“小三线”军工企业而得以出山并谋求到了更大发展的要义。


历史老照片及记录

  出山以后,资江机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这次它面临的挑战来自我国一个尚属空白的领域。

  90年代,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国际形势,发现苏联和美国在轻武器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体现在榴弹发射器领域。在当时,苏联的30mm榴弹发射器、美国40mm榴弹发射器,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其实,早在对越作战时期,我军就认识到了榴弹发射器的重要性。在现代战争中,它是单兵打击集群目标、装甲目标的最佳产品,可直到90年代,我国在这一领域仍属于空白。

  80年代末,中央原本安排由华东工程学院(即现在的南理工)牵头,联合5316厂、9449厂、925厂、996厂来研制国产35mm榴弹发射器。可几年过去了,榴弹发射器的产品图纸仍未见踪影。

  在此情况下,国家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只得面向全国采取了公开招标,也是在那时正式通知了资江机前来投标。不知这是否只是对江苏“4厂1所”拖沓节奏的一种激将法,因为此时距离招标会只有3个月的时间。

  而在其他厂预研了两三年,资江机还没画一笔图纸的情况下,这群湖南兵器人又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在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部署下,由朱德林负责协调统筹,联合湖南省轻武器研究所(前身为资江机科研所)、资江机(9656厂)、948厂、343厂、9624厂和5618厂组成了“5厂1所”,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将国产35mm榴弹发射器的设计方案摆到了国家轻武器论证研究所的项目评审员面前。

  最终,凭借着设计方案优秀、设计周期短、设计费用少等优势,经评委认定,资江机竞标成功,成为该榴弹发射器的唯一定点生产厂,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国轻武器领域的第一次公开招标。1996年2月,该武器系统设计定型,当年底装备部队,命名为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款榴弹发射器威力大、重量轻(重型20kg、轻型12kg),一个人即可操作,还配备了光学瞄准镜,是装备驻港部队的6个轻武器产品之一。


“87式”35榴弹发射器

  多年后,余伏生在回忆起这段传奇的“虎口夺食”经历,依旧自豪不已。他说,在资江机,一切都要为科研让步,科研计划甚至排在了生产程序之前,而这,是一些大的科研机构始终无法做到的。

  从“三线建设”时期走来,资江机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高射机枪、榴弹发射武器、迫击炮、弹药、引信等领域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出品的“两枪一器”(“77式”“85式”高射机枪及“87式”榴弹发射器)成为了中国轻武器工业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这些装备不仅成功列装我军,屡次获评优质产品,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地方军工企业的一面旗帜。

  如今,退休多年的余伏生与外人追忆资江机的辉煌岁月,仍会念叨着重复了无数次的经验总结:“我们厂能生存至今,靠的是三个法宝:艰苦奋斗、严格管理、科技创新。”

  其实,资江机的老职工很少跟外人谈及辉煌,他们谈的更多的是生存。不管是三线建设、经济转轨抑或是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这或许是深深刻入资江机基因里的东西——所以他们才会对科研创新那么渴望,对打造出更好的国防利器那样执着。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资江机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志强表示: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资江人将抓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找准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提高武器装备“轻量化、智能化、无人化”为重点,全力跟进兵器集团型号产品研制计划,对接国家军品开发需求,勇担强军首责,为资江机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再创佳绩。


湖南兵器资江机器有限公司